拉丁目录
七叶鬼灯檠
中文名:七叶鬼灯檠
英(外)文名:Fingerleaf Rodgersia
拉丁学名:Rodgersia aesculifolia
别名:慕荷,水五龙,黄药子,索骨丹,老汉求,牛角七,猪屎七,秤杆七,老蛇盘,天蓬伞,红苕七,麻鹞子,金毛狗,岩陀,红药子,红骡子,鬼灯檗,山藕,作合山,指叶鬼灯檠,栗叶鬼灯檠,滇西鬼灯檠
图片作者:Jean-Pol GRANDMONT,原图,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Share Alike 3.0 Unported license.,来源:Wikimedia Commons
原产中国、缅甸和印度。
虎耳草科鬼灯檠属。
种加名“aesculifolia”意为“七叶树叶状”。
一些中文别名为多种鬼灯檠植物所用,不要混淆,以拉丁学名为准。
草本。
可供观赏。
根茎等药用。
传统医学用途:感冒,头痛,咽喉肿痛,甲状腺肿,腹泻,痢疾,便血,吐血,鼻血,风湿,湿疹,子宫脱垂,等等。均缺乏科学证据。
七叶鬼灯檠含单宁、蒽醌和强心苷等物质。
单宁副作用见“单宁酸”专篇。
蒽醌类物质有泻剂样作用,在动物实验中与肝癌有关,长期摄入也会造成肾损伤。
强心苷会影响心脏。
禁忌:
怀孕或正在哺乳
肝肾疾病
心脏病